站樁療法〈于永年〉第二篇

    基本功姿勢

    基本功有8種姿勢,其中前5式為養生樁的基本姿勢,後3式為技擊樁的基本姿勢。這8種姿勢是站樁中最常用的基本形態,其順序是按運動量的大小依次排列的。第一式的運動量最小,可以作為預備式和每次練功後的恢復式。

    技擊樁除列舉的三個基本姿勢之外,還可以參照四肢功靈活地改變雙手位置,以調整手腕部及手指末梢的運動量。

    第一式:手背叉腰

    兩腳左右分開,約同肩寬。初學者兩腳擺成外八字型,習久後改為二字型。兩腿直立,手背叉腰,手心向後,十指分開,兩肩放鬆,不要用力。

    第二式:鬆肩提抱

    兩腳左右分開,約同肩寬。兩膝彎曲,並逐漸下蹲,以不產生過度疼痛為限。兩肘抬起,離開兩,兩手位於臍上部,離身不要超過一尺,手心向上。不要低頭、彎腰、腹,兩眼平視前上方,使外耳道、肩關節、踝關節的垂直連線與地平面的角度成90為原則。養生樁的基本姿勢都以此為基本條件。

    第三式:直胸撐拔

    兩腳姿勢與第二式同。兩手略與肩平,托向內,十指分開,呈抱物狀

    第四式!擰裹推

    兩腳姿勢與第二式同。兩手抬在肩上眉下部,手心向外,十指分開,呈推托狀

    第五式:前後分水

    兩腳姿勢與第二式同。兩手左右平伸,放在身體兩側,約與平,手心向下或向前方,兩肘微微彎曲。

    第六式:丁八樁〈小步樁〉

    兩腳呈稍息姿勢,前腳向外方移出10----20厘米,呈半丁半八字狀。身體微斜,兩腿微微彎曲,身向後坐,前腳跟離地。膝蓋前頂。全身重量保持前四後六之比。兩手抬起約與肩平,曲肘環抱,手心向內,十指分開,鬆肩撐肘,目視前方。

    第七式:伏虎樁〈大步樁〉

    兩腳前後大叉步分開,前腳掌抓地,腳跟微抬,膝蓋前頂,腎向內挾而提肛,身向後靠而下坐,腿部力向上拔。兩手前後分開,抬在肩上眉下部,手心向外,如推托狀

    第八式:降龍樁〈反步樁〉

    兩腳前後大叉步分開,前腳掌向外方扭轉,腳跟向裡,膝彎曲。後腳伸直,腳跟不要離開地面。上身前伏,重量多放在前腿,形成前六後四之比,逐漸增加前七後三之比。身向後扭,頭向後轉,目視後腳跟。左腿在前時,右手高舉,手心向上,左手下垂,手心向下。雙肘彎曲,呈推托狀

    3〉四肢功姿勢

    四肢功姿勢加入了假想的意念活動,如頭向上頂,手向懷抱,雙肘外撐,腿向上拔,腳向下蹬,足抓地,足跟微起,臀向內挾膝蓋外頂,身向後靠,指頂掌撐,手腕外擰等等。這些意念活動使手腕、手指及雙腿的運動量增大。一般要在基本功姿勢有了一定程度的鍛煉之後才能應用這些姿勢與意念活動。練功時必須注意,只許四肢的末梢部分用意用力,絕不許肩部、背部、胸部用力,以免發生憋氣。這些姿勢不適於初練者

    第一式:撐指擰

    兩腳左右分開,與肩同寬,兩膝彎曲,臀向內挾,身向後靠,膝蓋外頂,小腿力向上拔,兩手擺在腹部兩側,約與平,距離約同肩寬,手心向下,十指撐開,虎口撐圓,擰腕按掌,頂頭蹬腳,鬆肩撐肘

    第二式:撐指提

    基本姿勢同第一式。只是手心相對,手指向下,掌撐指伸,如提如挾

    第三式:撐指外

    基本姿勢同第一式。只是手心向外,手背相對,十指撐開擰腕撐指

    第四式:握拳勾腕

    基本姿勢同第一式。只是兩手握拳,手心向上,勾腕撐肘

    第五式:握拳外擰

    基本姿勢同第一式。只是兩手握拳,向外擰轉,手背相對,擰腕勾拳

    第六式:握拳撐抱

    基本姿勢同第一式。只是兩手握拳,約同肩平,曲肘環抱,手心向內,勾腕撐肘

    第七式:握拳摸肩

    基本姿勢同第一式。只是兩手握拳,曲肘摸肩,腕向下勾,肘向外撐。

    第八式:獨立守神

    單腿獨立,膝微彎曲,前腿抬起,足尖後勾,胸窩微收,頭頂腳蹬。兩手高舉,腕擰指撐,鬆肩橫肘,挾臀收腹

全文在「氣功討論區-----氣功法介紹」http://www.qigonghk.com/  網站內還有多種氣功教授的簡介

                           201235

Copyright c 2003-2020 實用氣功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